很多人都习惯
把超市买的大桶食用油
分装进油壶,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然而,
多数人不知道,
油壶如果使用不当,
则可能存在致癌的隐患!
油壶不清洗,对身体的危害超过你想象
很多家庭用小油壶装油以后,经常一年半载都不会清洗,当油壶的油用完了,就会直接装入新油继续使用,这是有巨大安全隐患的。
食用油并不是一种耐贮存的食品,有时会出现一种“哈喇”味,这个就是油脂发生氧化酸败的结果。
而食用油氧化酸败与油壶不清洗有什么关系呢?相比于密封的大桶油,油壶中的油接触氧气的机会更多,更容易发生氧化。
油壶使用的时间越长,油壶中含有的氧化物质就会越多,越容易引起酸败。更重要的是,长期不清洗的油壶,还会污染新倒入的油。
用发生了氧化的油炒菜,不仅油烟大,影响菜品口感和营养,还会使身体发生一些慢性中毒反应:如腹泻、呕吐、腹痛等,长期食用甚至会加速衰老、致癌,威胁我们的健康。
油壶材质如何选?
为了防止油脂发生氧化,选择油壶时最好选择玻璃、陶瓷材质的,因为它们比较稳定。颜色最好选择绿色、棕色的,这样可以避光。
而塑料油壶装的食用油中可能会溶进增塑剂,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增塑剂的慢性毒性就显现出来,甚至具有致癌性。
另外,也不能用金属油壶来盛油,金属离子会加速油脂的氧化酸败。
放置在远离灶火位置
油接触水分、空气和光照就容易发生氧化。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光照的时间越长,油脂氧化的概率就越大。通常温度每增加10℃,油脂的酸败速度就会增加一倍。
所以做饭时把油壶放灶台旁边是很危险的,油脂出现酸败现象的概率直线上升。
另外,即便是放在灶台下面的柜子里储存的大桶食用油,由于灶台的质量和材质,也可能因为做饭而导致环境温度升高。
因此,保险起见,最好将它放到离灶台稍远一点的柜子里。
保持一个月一洗
藏污纳垢的油壶,我们要保证至少一个月清洗一次。而且每次加油的时候别加太多,油壶中存油的量应当是一周左右吃完的量。
怎么清洗油壶
1、首先将淘米水装入油壶中,盖上盖子使劲摇晃,这时候大多数油垢已经松动。
将淘米水倒掉后,油壶里装入鸡蛋壳和白醋再使劲摇晃几次,如此经过两次去油过程,油壶里面的油垢便彻底松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2、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小苏打。小苏打是弱碱性的,能让油分解成可溶于水的盐和醇,所以顽固的油垢可以用小苏打水来去除。
保持油壶干燥再盛油
食用油易氧化,因此在储存的时候,清洗干净的油壶一定要完全晾干再重新盛油,并且把油壶的盖子盖紧,避免里面的油和外面的空气接触。
长期储存食用油添加一颗维E
除此之外,需要较长期存储的大桶油,可以往里面放一粒维生素E胶丸。
一方面提高了食用油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减轻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的氧化,防止产生醛、酮类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有研究证明:在油脂中,随着维生素E添加量的增加,食用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指数值也会增高,抗氧化效果更好。
食用油,我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的生活调味料,不应该大意!
(本文来自康复新生活,编辑:山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