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的其他药理作用
一、消炎镇痛活性
肖小芹等(2007)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可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P<0.05)、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P<0.05)。
美洲大蠊提取物可使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5),并使小鼠热板法痛阈明显提高(P<0.01),实验证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具有抗炎消肿、镇痛的作用。
二、促进凝血和止血
孙敏哲等(2017)报道了各浓度的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B均能显著缩短昆明种小鼠凝血时间(CT)(P<0.01)、出血时间(BT)(P<0.01)、凝血酶原时间(PT)及家兔体外血浆复钙时间(PRT)(P<0.01),实验表明Ento-B有一定的促凝血、止血活性。
张宏伟等(2012)则报道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L/ARDS)患者的胃液pH值、PaO2/FiO2等指标的影响,研究显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该类患者出现的应激性溃疡出血有预防作用。
三、促进卵泡发育
隋世燕等(2017)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能够增加大鼠卵巢质量和卵巢体重比,显著减少卵巢原始卵泡的数目,显著增加成熟卵泡数目。
显著上调生长发育相关基因BMP4、GDF9的表达(P<0.05),低剂量组中IGF-1表达上升,高剂量组中IGF-1表达显著上升(P<0.05)。增殖相关的PCNA基因表达有升高的趋势,Ki67基因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
四、改善消化道内营养
张宏伟等(2015)报道美洲大蠊提取物能够降低早期行肠内营养危重症患者胃肠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病情及预后。
五、调节肠道菌群
段晓梅等(2019)建立UC大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粪便DNA样本的细菌,研究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PA、PB、PC作用于UC大鼠,可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
而PA、PC可使具有条件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肠球菌、硫酸盐还原菌数量减少,这提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调节肠道菌群具有一定作用,对维持肠道黏膜的平衡有一定的意义。
六、保护心脏
乌头碱能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彭丽等(2011)发现一定剂量的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可以提高致大鼠出现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纤颤(VF)及心脏停搏(CA)的乌头碱用量(P<0.05)。
能够降低大鼠VT、VF、CA 的发生率及大鼠心律失常评分,可以降低血清中CK的活性(P<0.05),但CⅡ-3对LDH活性影响较小(P>0.05)。因此CⅡ-3对乌头碱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七、对抗骨质疏松
Huang等(2017)研究发现美洲大蠊提取物可以促进成骨细胞迁移及钙结节的形成,提高骨钙素的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同时促进骨骼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温馨提示:如果您对好医生美洲大蠊研末感兴趣,请加厂家微信:goodhys2021,更多信息等您解锁!